会员书架

第 69 章 囊中之物(三)(1/4)

目录

——那一开始只是随手的涂写。

在教材旁留下对通识认知的质疑,在杂记旁写下对未知景色的期盼,和教令院过去几百年来的学者一样,在书页的空白处留下杂乱无章的言语。

但不知从何时开始——或许是父亲不断否认你的研究后,或是在教令院最初对你伸出手的朋友露出獠牙后,那些笔记变成了更加真实、更加私密的叙述。

“…大慈树王的牺牲固然自【漆黑灾厄】中拯救了须弥,却加深了雨林与沙漠之间的隔阂,带来了长久的隐患。统治者的仁慈与溺爱对民众来说是好事么?看到璃月那位神明,我难免心生怀疑——AL。”

“.教令院近年来的发展让人不能苟同,否认艺术,以及人们因艺术而产生的快乐是愚蠢的。智慧本就涉及方方面面,将智慧定义为真实、真相与真理,而否认人类的灵魂和身体最直接的反应,归根结底不过是学者的傲慢罢了。承认大巴扎的舞蹈优美、咖啡馆的香气宜人是这么困难的事么——AL。”

“.书中挑战风车的骑士令人发笑,也让人可怜。正义、善良、理想——那些无谓的美德正是他发疯的源头——AL。”

最初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你可能只是想吐露不能和别人说的思考,但到后来,你或许的确在期待着,有什么人会看到这些文字。

有学者曾说,与人分享书架上的书,就像是请他凝视你的灵魂。那像你这样,在浩瀚书海中随机留下言语,又暗自期待有人能够回复的举动是什么呢?

无聊,或是孤独?

———

尽管后来卡维总是评价艾尔海森为冷漠的【实利主义者】,但在艾尔海森年少时,他也的确做过一些一时兴起、没有明确目的的事,就比如以智慧宫的书籍为信纸,和那位身家显赫却异常低调、安静的图书管理员笔谈。

说起来,艾尔海森最初对亚西比德的印象算得上平平无奇。

是的,尽管在初见时受到过他的帮助,但艾尔海森对亚西比德并没有感激之情——毕竟那天的事情对艾尔海森来说实在算不上麻烦。

实际上,除了引人注目的样貌——特指对他人,艾尔海森本身并不十分在意外表——以外,在艾尔海森看来,亚西比德身上完全没有其他值得关注之处。

返回顶部